国际站
  
全国分院
  
中国童军学院
  
童军汇
  
注册/查询系统
  
服务平台
首页
关于我们
什么是童军活动
童军的成长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
新闻资讯
公示公告
童军资讯
童军常识
基础常识
童军徽章
童军活动
会员服务
服务平台
注册/查询
全国组织
联系我们
专题
童军大露营
各国童军总会
搜索
童军常识
基础常识
童子军与童军教育
添加时间:2018-08-17 浏览量:
0
“
童子军
”是英语“ Boy scouts”的汉语意思。在中国,“ Boy scouts”除被译成“童子军”外,也有人将此译为“童子警探队”“童子斥堠队”“童子义勇团”“少年团”等名称,后来人们习惯称之为童子军”,现在逐步称之为“
童军
”。虽然当下有人指出,“童”与“军”是一悖论,是与中国较长一段时期处于一种“救国”“造民”的社会历史需要和担当分不开的,但实际上在西方,也曾就“童子军”是否是一种青少年军事训练组织展开过激烈争论,其根本原因在于,
童军教育
是将用于士兵训练的
scouting
”(侦探术)进行了改造,转而用于“儿童”的训练所致。西方人“误会”尚如此,中国人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为正确理解“童子军”的内涵,我们还得从其意义演变的历程上去做分析。
童子军自20世纪初诞生之日起,就迅速向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
童子军运动
。目前,童子军已遍布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一种青少年组织。在童子军诞生以前,“基督教青年会”与“童子团”早已成为两大世界性青少年组织,虽然童子军从时间上说晚于以上两大青少年组织,但是
童子军教育
的原则和方法,不仅为“基督教青年会”和“童子团”所采纳,而且也被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组织所借鉴和仿效。童子军究竟有何魅力,能吸引住不同国家青少年的兴趣,且与“基督教青年会”和“童子团”并驾齐驱于世界各地?其中原因值得探究,也值得其他青少年组织学习和借鉴。#p#分页标题#e#
童子军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通过“假想”性的情景设置,保证了儿童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体验性的经历,他们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同时,对其“品性”等方面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正如《教育原理》一书所指出的:
童子军组织
的基本假设是纯粹的假想,童子军的漂亮服装、他的“巡逻动物”或图腾、他的秘密符号、他的“追踪兽迹”都是属于奇妙的但与文明生活的平凡现实不相符合的事实和思想的领域。但是,作为一名童子军,他所学习的地理、几何和自然知识却是真正的科学;他所上的修身课不仅完全是严肃的,而且对他的品性起着强有力的和永久的影响;并且他正是从假想的环境中汲取智慧和精神的力量,这样使他所学到的东西通常比他在学校里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东西有价值。许多中学校长鉴于这个事实,大胆地把他们的低年级学生转变为男女童子军组织。以上论述说明,童子军组织、活动会使人充满无限的想象力,让置身其中的儿童在获得一些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还会学到
学校教育
所不能学到的东西——品性、智慧和精神等。正因如此,
童子军创始人
贝登堡
才宣称,童子军教育是学校之外的一种“补助教育”。
作为教育的童子军,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哥伦比亚
大学的教务长詹姆斯·罗素曾给予童子军教育高度评价。他说:“童子军教育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教育贡献,童子军教育在设计上满足了儿童的本能,在方法上适合了儿童的天性。”罗素的这一论述说明,作为教育的童子军,其不仅具有划时代的历史贡献,而且还遵循了教育学的原理,尤其是适合了儿童的本能与天性。为此,他还从童子军教育制度、童子军教育方法、童子军教育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了专门论述最后,罗素指出:“若校长存心匡国,不任学生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专门,终日营役于班级,则此校长必须善用此制度,除此外,更无别法也。”这种说法虽有溢美之词,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童子军教育有其十分独到的价值,它可以矫正中学和大学教育与管理所存在的弊端,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对于教育史上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一项变革,它到底在哪些方面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和本能”?其“适合儿童天性”的方法是什么?比起当时的学校教育,童子军教育是怎样“匡正”其存在的弊端?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当前中国学术界对此做出全面和系统论述的文章和专著却是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对于在教育方面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童子军,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广泛重视。正如南非纳塔尔大学原校长 Malherbe所说,长期以来,人们只把贝登堡当作一名士兵或军事人员,而几乎不把他当作一位教育者来看待,所以对于贝登堡童子军所包含的教育思想与方法的重视就显得非常不够,挖掘也不很深入。作为童子军
创始人
的贝登堡,虽然他曾大量著书立说论述过童子军教育,但其童子军教育思想却散落在他所写的许多相关著作中,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归纳。 Malherbe指出,贝登堡既没有将他的教育思想归纳为教科书上的专业术语,又没有将他推行的童子军教育原则标准化为哲学术语。他对教育的首要贡献,就是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具体化为童子军这种教育组织形式。因此,深入挖掘童子军教育的思想来源,凝练和提升贝登堡童子军教育观点及其主张,丰富和发展童子军教育的思想内涵,也就显得十分迫切了。不仅如此,在实践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总结童子军教育发展的历程,从中汲取经验,用来指导青少年组织及教育工作的开展。因为在童子军产生之际,刚好是欧美国家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和学说建立的初始阶段,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青少年教育的研究成果。梳理和概括贝登堡如何借鉴当时的青少年教育实践与理论,并将其转化为能操作与应用的实践经验,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青少年的教育思想,而且能更好地从实践上指导青少年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p#分页标题#e#
童子军教育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合各国国情,均被赋予了相应的民族特色。美国对童子军誓词规律的改造,使得童子军教育更加具有美国特色,连
英国童军
教育也受到影响,从而英、美两国成了
世界童子军
教育思想的策源地,并为其他各国和地区所仿效。
最开始的童子军教育虽然在中国大陆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但现在我国很多童军教育、营地教育与各种户外教育也融入了
世界童军
的一些精华课程,以及在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它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青少年组织。它们不仅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童子军组织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而且还多次参加世界和亚太地区童子军大会。为加强大陆与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深化对
中国童军
教育的研究,了解和掌握童子军教育的发展脉络,在交往中理解彼此间的话语关切,对于增强交流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清末民初,童军教育就已传入中国,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
中国童子军
创始时间莫衷一是。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分裂割据状态,所以中国童子军教育也是“各自为政”,直到民国政府创办童子军,才结束了中国童子军教育“任其发展”的状况。“课程化”是中国童子军教育一大特色,且自始至终贯穿于其整个发展历程。
上一篇:
织唛科目章与刺绣科目章的材质区别
下一篇:
童子军释义
首页
关于我们
什么是童军活动
童军的成长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
新闻信息
公示公告
童军资讯
童军活动
会员服务
全国组织
注册/查询
服务平台
联系我们
专题
童军大露营
各国童军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