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站
  
全国分院
  
中国童军学院
  
童军汇
  
注册/查询系统
  
服务平台
首页
关于我们
什么是童军活动
童军的成长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
新闻资讯
公示公告
童军资讯
童军常识
基础常识
童军徽章
童军活动
会员服务
服务平台
注册/查询
全国组织
联系我们
专题
童军大露营
各国童军总会
搜索
童军常识
基础常识
童军教育的争论(一)
添加时间:2018-11-25 浏览量:
0
童军教育
产生不久,其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很快被现存的各种青少年组织所借鉴和采用,或者
童军组织
被仿效建立,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创办
童军
教育的运动热潮。在
童军运动
之初,
贝登堡
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童军组织的打算,只是设想通过“侦探术”这一训练方式,加强不同童子组织间相互合作,将它们联结为一整体,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从而在众多青少年中产生更大影响。在实践过程中,也确实产生了诸如借鉴贝登堡“侦探术”训练的“
英国童军
”(TheBritish boy scouts)等童军组织,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童军”组织宣称,它们与贝登堡童军所谓的“军国主义”取向存在根本不同,从而在童军内部引起大争论,这对贝登堡童军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童军教育的争论
贝登堡在布朗西岛
露营
实验不久,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并推动了童军教育的发展。1907年9月11日,《伙友》( Chums)周报——主要研究“友谊”对青少年个人成长与社会化影响——在新闻报道中的“瞭望”栏目里,刊登介绍了贝登堡在布朗西岛的露营情形,以及贝登堡提议组建“
童军团
”两则新闻。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反响,1908年2月12日,《伙友》编辑刊出一位读者的来信,信中说他对贝登堡关于“侦探术”的书籍很感兴趣,并建议创建“伙友童军”,而编辑提出童军一律佩戴“伙友团”徽章。在接下来的几期报纸里,还有其他几位读者提出,能否在该周报上刊登组织伙友童军团”( a league of‘ ChumsScouts)的广告。编辑在按语中告诉读者,有关这一问题已经与贝登堡讨论过,他也希望很快就让读者知道贝登堡的答复意见。应该说,依靠《伙友》周报组建一支童军,成了包括贝登堡在内的部分读者的一种共识。这表明将“侦探术”活动应用于教育青少年儿童,很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但事情的发展并未按照设想的路径发展下去。随后,《伙友》对待童军的最初热情似乎发生了逆转,并出现了嘲弄童军的漫画卡通。在《伙友》周报提出进一步出版《
童子侦探
》项目详细细节的建议时,因为贝登堡早与另一出版商皮尔生签下了出版协议,所以他便终止了《童子侦探》在出版竞争对手《伙友》上的报道与出版。相应地,《伙友》也不再参阅《童子侦探》和《童军》作为儿童训练的方法,并自1909年3月,发起了统一青年教育的工作。此时,原先组织成立的“英国童子航海团”(TheBritish boys naval brigade)
创始人
为了获得《伙友》报刊商的赞助,把伦敦克拉彭公园作为该组织的训练基地,与童军群体年龄相似,该组织的青少年也均在10岁至17岁之间,并定位为一个全国性的青年运动。很快,“英国童子航海团”就传播到了伦敦的旺兹沃思、巴塔西、格林尼治、伯朗斯去和伯明翰,并更名“全国航海学生军”( Tthe national naval cadets)《伙友》周报的许多读者受到鼓舞,纷纷写信并注册加入该组织。但是,相对如火如荼的童军运动,“全国航海学生军”的发展并不顺利,时隔《伙友》报纸发起童军小队16个月后,编辑又开始出版童军故事丛书,并坚信“伙友童军小队”会茁壮成长起来,同时他还希望这样的小队最终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密切的协会。编辑在描绘这一协会特征时指出,它并不是“伙友童军联盟”,而是“一个新的全国性童军组织”,并应被命名为“英国童军”( The british boyScouts,简称‘BBS')。1909年7月21日,在编辑专栏里,“英国童军”在“致各地童军”的标题下,发起一场全国性的童军运动,该栏目还介绍了“英国童军”徽章,其主体是一支箭的箭头,箭身为白色,背景为蓝色,在徽章中,还标注上“英国童军”英文第一个字母大写的红色字体,并配以“做不列颠人”( Be britons)的爱国座右铭。在童军运动发展过程中,“英国童军”走上了旗帜鲜明的“和平运动”发展道路,它认为,贝登堡童军是一个以商业为幌子从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军国主义”组织,从而使得“英国童军”与贝登堡童军关系十分紧张。一些持和平观念的人士更是认为,贝登堡童军就是准备培养年轻人长大后成为士兵,但为了掩盖这一目的,却采纳了大量希望儿童完成的户外训练,因而它是一个明显但又很精巧的军事团体。与此同时,贝登堡童军下属的伦敦巴塔西童军秘书H. Moore给贝登堡童军总部写信,公开声称童军教育受到了来自义务兵役组织“全国服务联盟”成员的军事影响,从而宣告退出贝登堡童军总部。由此可见,围绕童军是走和平还是军事道路,其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分歧,并引发童军组织的分化组合。
在涉及童军教育发展道路这一问题方面,弗朗西斯·文恩( Francis vane)对此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恩为贝登堡“
童军协会
”伦敦委员会委员,英布战争(1899年10月一1902年5月)后,因为抨击英国的战争方法而被军方清除队伍,后来他积极转向参加“反战与女权运动”。秉持和平倾向的文恩,十分关注英国童军运动的发展方向。1909年初,在与《时代》报刊通信中,文恩主张“侦探术”应该非军事化,并为其和平主义的特征作辩护,对于有关童军“军事化”性质的论断,他还摆出事实予以批驳。正因为如此,文恩积极主张将持和平主义和反对战争的“贵格会”教派中的优秀分子介绍到童军来。同时,文恩还尽力调解“英国童军”与贝登堡童军协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英国童军”作为一个基层组织而隶属于贝登堡童军。此外,文恩还关注贝登堡童军总部职员与伦敦各区教练员的关系,寻求在该组织中建立更加民主的工作关系,然而他建立民主性质童军组织的企图,却引发了贝登堡童军协会总部职员的不满,协会总部召集会议取消了文恩伦敦委员会委员的职位,虽然贝登堡许诺否定这项决议,但后来文恩还是被解雇了。贝登堡的这一做法,最终招致了伦敦大约超过300名
童军教练员
的抗议,他们集会推举文恩为“英国童军”领袖,从而加深了“英国童军”与贝登堡童军协会这两大童军组织之间的裂痕,并最终导致其走向分裂,伦敦、伯明翰等地的童军组织都纷纷加入“英国童军”的行列。
文恩倡议建立民主管理的童军组织,对贝登堡将具有浓厚军事背景的“全国服务联盟”成员任命为童军协会总部成员,也明确表示不满意。这不仅加剧了童军组织的分化,而且使得“英国童军”传播到了澳大利亚、南非和
加拿大
,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童军组织,而与贝登堡童军相“抗衡”,走上了和平童军的道路。1910年2月,为了扩大童军的和平基础,文恩联合“英国童军”与“童子生活团”( The boy' s life brigade)组建了一种松散的“全国和平童军”( Tthe national peace scouts)组织,其成员达到85000人。为了推动童军在国外的进一步发展,1910年夏,文恩在意大利建立了童军组织,其他诸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印度、南非、
法国
、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童军也与“英国童军”保持着联系,明确主张沿着“和平”路线建立和发展童军,“英国童军”成了童军运动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1912年1月,贝登堡所主导的“童军协会”依法注册成为一个民间教育机构,协会既不隶属于政府的一个部门,也不受国家任何部门控制,协会愿意与其他国家抱有相同目的的非政治社团组织保持友好关系,与
女童军
在机构、组织、经费等方面完全独立;“童军协会”连同所有被承认的其他
国家童军协会
,均应在童军国际部注册,国际部负责全世界各国童军协会的联络和童军国际大事的开展,童军国际部由每两年一次的国际大会选举的国际委员会管理,日常事务由国际大会选举的一名执行董事行使职权。塑童军特许状的颁布,奠定了“童军协会”的法律地位,使得童军教育做到了有法可依,而国际部的成立,为全
世界童军
事务的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原因,1912年8月,“英国童军”宣告破产,其中个别童子团加入了贝登堡童军协会。从此以后,世界各地童军均逐渐以贝登堡所确立的
童军训练
原则为依据,并纷纷归附贝登堡童军协会。
上一篇:
贝登堡童军教育观之做中学
下一篇:
童军教育的争论(二)
首页
关于我们
什么是童军活动
童军的成长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
新闻信息
公示公告
童军资讯
童军活动
会员服务
全国组织
注册/查询
服务平台
联系我们
专题
童军大露营
各国童军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