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19-02-15 浏览量:0
每年,有许多年青人加入童军运动的行列,他们各有抱负、目标。年青童军领袖充满理想和魄力,但每当他们面对重重挑战时,难免有一点点的迷茫或心灰意冷……不过如果当他们清楚明白自己的定位、方向、责任时,就会知道自己所担当的角色的重要性,再次整装待发,向着前面的路途冲刺,消灭不肯定因素;凭著个人的毅力,带领成员一起跨过难关、拥抱梦想。这次,有三位领袖生力军与我们谈谈他们对领袖角色的看法,以及分享作为领袖的经验与心得。
让自己不断成长小角色•大理想
第18乐行童军林玉芳(右图中)
“在童军团里,我是其中一个小帮手,刚刚处于起步的阶段呢'”玉芳谦虚地回答。虽然玉芳只有六个月做敎练员的领袖经验,但是她并不完全是一个“新人”,她曾经获得总领袖奖章、荣誉童军奖章等支部最高奖励,其实力和经验是不容置疑的。
玉芳仍然在求学阶段,正修读大学课程,然而排山倒海的功课令她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她仍然坚持参与童军运动。因为玉芳认为虽然自己名义上只是一位教练员,但是正正是这个身份赋予她一个旅团领袖的角色,努力不懈地向前面迈进。
“领袖的位置并不是高高在上,只负责『督促』成员做事;相反,领袖和成员无时无刻都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玉芳表示领袖可以定位为辅助青少年成长、学习的一个媒体,从旁协助成员学会童军技能、逻辑思考、待人处事的应有态度。然而,领袖也要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时并进,紧贴成员的思想、文化,从而因材施教,才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玉芳寄望自己将来能够在学业与活动的时间分配上,取得平衡,在自己的领袖岗位上发挥所长,不断学习。
和谐关係甶沟通开始
第161旅乐行童军洗咏伦(右图左一)
“旅团里,我主要负责训练的部分。在过程中,我领略到原来要做一个领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要当个好领袖,更要多下苦功呢'”年纪轻轻的咏伦在旅团领袖生涯中已领会到其中一二。
咏伦从幼童军开始接触童军运动,他一直十分喜爱参与其中。他参加过各类型的训鰊班、露营、服务等:他以过来人的身份来亲身见证自己获益良多,在完成了多个支部的阶段后,他决定留下来,希望将这个令他成长的活动来推己及人,更希望将童军文化和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孩子在学习历程上有所禆益。
咏伦认为领袖的角色是一道桥樑,主要连接了童军运动和团员这两端。一直以来,他与团员和领袖的关係都非常好,原来他除了在恆常集会做足准备外,在集会以外的时候,他都会运用不同媒介的途径与团员接触。“不能从单一方面去了解团员,要从多方面切入他们的平常生活,才可达致良好的沟通效果。”
咏伦希望自己能够学以致用,将童军运动的传统精神薪火相传:他更寄望自己透过不断学习童军的多元化技能,将来贡献旅团,做好沟通的一环,成为后辈的榜样,竖立一个“好领袖”的标准。
感情渐深厚关爱多一点
第147旅乐行童军廖颖扬(右图左一)
“领袖一就是要做到“亦师亦友”的角色”颖扬以清晰的概念来为“领袖的角色”定位。颖杨是学校旅团的领袖,并在旅团“土生土长”,所以旅团的现任成员都是他的师弟、师妹,大家拥有一份血浓于水的深厚情义。
“正正因为我们来自同一间学校,有共同成长背景,所以我们有著许多的话题,使我们有特别的默契。此外,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成员明白在童军运动与学业之间都可以取得平衡,不用害怕侧重某一方面而难以取捨。”颖扬表示自己仍在求学阶段,不能时常参与恆常集会。纵使如此,每当他参与集会或活动时,他都会用心观察、用心倾听:这样,他认为让成员感到领袖的关爱,当他们遇到喜怒哀乐的事情,都愿意跟领袖分享。领袖的角色就是这般鲜明和突出,是孩子的导师、爱护者、好朋友。
颖扬认为这样的角色定位是非常奏效。在团员感到困惑时,领袖就是领航员,为他们指出正确方向,启发思考:在他们快乐时,就一起分享喜悦。
颖扬为自己能够成为领袖而感到高兴,因为自己除了学会更多待人接物的技巧外,还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培育团员,与团员间感情与曰俱增,大家更能互相依赖,互相打气。
总结: 作为一位新领袖,能够投放时间作恆常集会经已不容易了,然而新领袖往往要面对各类挑战,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清晰形象,以及提升技能等。要一一适应和配合,更需要时间和恆心,其精神更难能可贵呢!新领袖是童军运动的重要资源,是每个资深领袖的起步点和必经阶段。相信在不久将来,新领袖经过一番努力后就能够成为旅团的核心角色,进一步协助成员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