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站
  
全国分院
  
中国童军学院
  
童军汇
  
注册/查询系统
  
服务平台
首页
关于我们
什么是童军活动
童军的成长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
新闻资讯
公示公告
童军资讯
童军常识
基础常识
童军徽章
童军活动
会员服务
服务平台
注册/查询
全国组织
联系我们
专题
童军大露营
各国童军总会
搜索
童军常识
基础常识
贝登堡童军教育观之生活准备教育
添加时间:2018-11-25 浏览量:
0
刘玉兰认为,
贝登堡
的“生活的
准备教育
”思想是
世界童军
建立和发展的源泉,
童军
的成功就是“生活的准备教育”理念的成功,这成功推动着世界历史的进步。应该说,《贝登堡“生活的准备教育”思想与童军的建立和发展》一文,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贝登堡“生活准备教育”思想的产生、理念、影响及特点,因而对于总结和归纳贝登堡的教育思想具有开创性的作用。但具体而言,贝登堡“生活准备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思想渊源来看,贝登堡的“生活的准备教育”观与斯宾塞的
生活教育
观存在明显的关联性。19世纪60年代,斯宾塞将“教育”与“生活准备”相联系起来,首先他提出,因为人生短暂,而要做的事情却很多,因此,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最有益的事,“是一切教育问题中的重要问题”。同时斯宾塞还认为,当我们们不只是从物质意义上,而是从更广泛意义上来看待生活时,“怎样生活”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首要课题,而为我们“完满生活”做准备,则是教育应尽的职责。由此可见,在斯宾塞看来,教育首先需要解决效率的问题,使短暂的人生获得更有意义,因此,教育的职责就是为受教育者获得“完满生活”做准备的。为此,斯宾塞将人类活动分成直接保全自己、间接保全自己、抚养子女、社会政治活动、爱好情感活动五类,并认为,教育就是为这五种活动做准备的,而教育的理想则是完全为这些领域做好准备,准备得越好,我们则离“完满生活”越近。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斯宾塞是“生活准备教育”的提出者。很明显,贝登堡深受这种“生活准备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贝登堡也借鉴了中世纪的骑士文化精神。因为贝登堡不仅借鉴了中世纪
骑士精神
准则,而且还对中世纪的骑士铭言( Be always ready)进行了改造和转化,且将“ Be prepared”作为童军的铭言。具体而言,就是要求童军准备成为国家的有用公民的同时,还必须成为英国各自由之邦的伟大兄弟。对生活教育的重视,是贝登堡提出“生活准备教育”的前提。贝登堡将“生活的享受”作为童军品性培养的内容之一,具体而言,“生活的享受”包括幽默的培养、对智慧的赞赏、高尚的思想境界、对美的欣赏以及对科学(包括艺术文学、音乐和诗歌)的好奇,其中,对自然知识的探究被当作
童军教育
的一项关键性活动。对此,贝登堡解释道: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他们生存了事,而是要教会他们怎样生活,在更高意义上说,也就是怎样享受生活。对此,
哥伦比亚
大学教务长詹姆斯·罗素甚为赞同。因此,他主张,比起鼓励童军掌握一定技能与知识来说,教练员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如“
日行一善
”、服务社团。
既然教育是为了生活做准备,但过去一二十年的“读、写、算”教育,现在已经看到它的结果:太注重学术的目的,而忽略了“生活准备教育”。“生活准备教育”才是现在教育最需要的,因为学术目的的教育,只能帮助比较少数的人,而生活却是来到这个世间的每个人所必须经历的。现存教育的趋向仍是让青少年努力去做应试的准备,并没有注意到为了生活的需要而准备。所谓生活,不仅是如何“获得生活”,主要是教人“怎样去生活”和“享受生活”,使生活变得更有价值,使人生变得快乐和有意义。通过对过去教育存在弊端的总结和批判,贝登堡较为完善地提出了自己“生活准备教育”的思想。综上所述,贝登堡的“生活的准备教育”源于斯宾塞的“完满生活准备”思想,其目标指向“好公民”的培养,其实现关键途径为对大自然的硏究和探索。
上一篇:
贝登堡童军教育观之儿童中心论
下一篇:
贝登堡童军教育观之做中学
首页
关于我们
什么是童军活动
童军的成长
世界童军运动组织
新闻信息
公示公告
童军资讯
童军常识
童军活动
会员服务
全国组织
注册/查询
服务平台
联系我们
专题
童军大露营
各国童军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