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童军绳结?

添加时间:2016-02-27      浏览量:0

什么是童军绳结?怎么打绳结

     每个童军学员都知道什么是绳子。从刚刚会玩的时候开始,他玩的大多数游戏使都与绳子有关。在童军野营生活和旅行的过程中,每一位童子军学员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用到绳子。所以,我们在这里介绍与绳子有关的信息并无意义,知道它们粗细不同、重量各异就行了。关键是知道怎样最有效地使用绳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了解不同的绳结,并善于给绳子打结。每一天,海员、探险家、机械工程师和登山运动员的人都将生命托付在自己打的绳结上。在实际运用中数万人由于绳索打结不当而丧生。因此,童军队员必须在平时做好准备,以便情况紧急或环境需要时,能以正确的方式打出恰当的童军绳结
  
好绳结有三个特点:
l、打结的速度快;
2、拉拽重物时结实牢固;
3、容易解开。
 
     在中国童军训练课程中,推荐给童子军队员了解掌握的以下绳结最为实用,不仅因为它们符合上述特点和要求,而且因为它们在童子军活动中帮助极大。如果初级童军学员严格按童军课程中所示的各个步骤动手去做,就能轻松而快乐地打出同样的绳结。
 
     在练习打童子军绳结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一小段专用的童军绳结训练绳(我们俗称童结绳)。为保护绳头不受磨损,童子军应当知道怎样“接头”。最常见的挂头一方法如下:
 
     将一截童结绳的末端与童结绳的一短并排平放,用左手拇指将麻线将童结绳固定在绳子上,然后围着童结绳缠绕麻线的直立部分及童结绳,直到盖住绳的线头为止后,用童结绳的另一端往童结绳的绳头部分继续缠绕,直到缠绕在绳子上的麻绳盖住第二个绳头为止。这时,把童结绳的第二个线头从童结绳圈中往回拉紧,并剪去剩余的童结绳绳头。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绳结的打法,童于军队员必须时刻牢记绳子的以下三个重要部分:
 
  1.直立部分——他打绳结的绳子那一长段尚未使用的部分。
  2.蝇环——绳子沿反方向往回弯时形成的线圈;
  3.蝇头——用来指引绳子下一步走向的部分。
 
     在达到初级童军的其他规定要求之前,童军学员应当首先学会不低于两种初级级绳结的打法,在进行完这些基本步骤之后,“准”初级童军就可以继续学习该级别童子军所需的其他绳结了。

关于绳结的其它介绍:
    以绳打出的各式各样的“结” ,称之为绳结。结,有 多 义 ,用绳所打的“花结”有盘长、方胜等。盘长即“八吉”,引申之为“百吉”。绳结还可打出很多花样,用于衣饰什物,并有吉样之寓意。

    千万年前的史前时代有一个人利用了藤或柳枝,结了第一个绳结,我们祖先就继续不断用这种绳结来联接和绑扎东西,虽然历史学家当时并没有在场看着,但无疑的他们所结的结,就是我们现在所叫的单结。 早在上古时期,原始人尚处在茹毛饮血的生存状态下,当他们采来草、藤、竹,拧扭交结,用于穿系、捆扎果实、猎物。这时,最原始的结就产生了。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周口店山顶洞人文化的遗迹中,便发现有『骨针』的存在。既然有针,那时便也一定有了绳线,故由此推断,当时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应已具雏形。

在古代绳结的特殊用途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其意为:人们最早是用绳索打结的办法来记事的,后世的圣贤用文字取而代之。当时“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绳结是非常神圣的,对当时的社会和生活起过重要影响和作用。 在远古时代,中国人使用结绳来记事,最早的「结」,就是指将两根绳子连在一块儿而必须要打的「结」。相传黄帝制衣服时,由于当时仍未有钮扣出现,就必须要借助衣带打结才能将衣服系牢。永隆民间艺术的行政总监傅鹭阳师傅表示,远古时代中国的结绳是以实用为原则的,例如用于海运时绑牢货物,使用的地方相当广泛,后来才逐渐演变成家居装饰、挂饰和个人配饰。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古代人用于生活必须的绳结也有了不同的意义,它不再只是用于一般的生产劳动了,也因在不同的领域中广泛的应用有了自己的名称...
 
 我们平时见得最多、用得最多的就是单结,还有些你自己无意中使用了也不一定知道名称的绳结,包括“ 半结”、“八字结”、“平结”、“称人结”、“双套结”等等......

绳结与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绳结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更加密切。除了我们经常会见到和用到的如系鞋带、缝衣服、一般物体的包装等等,绳结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远远超越了它一般只用在绑紧物体的意义,你看看身边的同学就会发现,女同学的小辫子是不是打得很漂亮?你生日的时候收到的礼物包是不是包装得很漂亮?用小绳穿的小珠链是不是让你爱不惜手?爸爸打起领带是不是很帅气?在其它的地方我们很多很多的场合也会用到绳结啊,平时用的攀岩、消防队员下山救人、童军外出露搭帐篷......绳与结,已经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同学们也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绳结还在哪些方面有应用,大家相互说一说...

绳结与艺术

  中国绳结艺术历史久远,绚丽多彩。 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它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这种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一根红绳就这么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到了明清两代,中国结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绳结发展至非常高妙的水准,式样既多,名称也巧,简直就把这种优美的装饰品当成艺术品一般来 讲究。日常 所见的轿子、窗廉、帐钩、扇坠、笛箫、香袋、发簪、 项坠子、眼镜袋、烟袋以及书画挂轴下方的风镇等等日 用物品上,也都编有美观的装饰结子,有时候这些结子 还另具吉祥的含意。无论是造型设计,编结方法还是组合搭配,都日益成熟。不过现代结艺早已不是简单的传承,它更多地溶入了现代人对生活的诠释,加进了现代人的构思。现代的人们将木艺、年画等多种技巧与结艺相结合,更注重了结艺所体现的装饰意味。同时,所挂的位置也比传统挂的地方多了,以前人们常挂于家中墙壁或门上,现在有车的人多了,结艺于是也成了一种车饰。去年北京申奥成功,是一件令全国人民欣喜若狂的事情,而申奥标的主体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中国结。
 
  在现代文化返璞归真的今天,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表达了热烈浓郁的美好祝福,更能传达人们衷心地祝福,中国结情系天下,倍受青睐。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结艺的传统就有多长。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么一根丝绳,它的变化可多着呢,结艺是由结、穿、绕、缠、抽等多种工艺循环有序地变化出来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了各种各样的先进工具代替了以前不少以用手工生产的行业,绳结的作用也有部分被机器所代替,比如不少高楼棚架的固定出于安全和效率的原因已经不再用绳结来完成、很多地方本来用绳来加固的都已经被现代工艺所代替。但绳结的用途却没有因此慢慢消失反而得到了发展,现代人在总结先人使用绳结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智慧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使绳结根据行业本身的需求“制造”出了不少特别用途的绳结,比如攀山运动员和消防运动员总结出在攀爬时方便上下的意大利半结、双套结、称人结等,在船事业人们总结出的水结等等。在中国人民还利用绳结的特点,融绳结艺术,让绳结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